找到相关内容130篇,用时16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舍利弗问经略注

    诸烦恼,能令后生相续,故名有漏。断诸有漏,则生死尽,即是证阿罗汉果也。  二、传闻而持。  其传闻者,如观身比丘闻汝说,迦留陀夷说,饮酒者开放逸门,于行道者作大留难,即人三昧,得见道断果。  迦留陀夷,此云黑上,是太子在宫时师,从佛出家,是六群比丘之一,后得阿罗汉果,事见《十诵律》卷十七。三昧者,住于空理,内顺法相,而违诤,外顺群心,而诤讼。见道断果,谓生无漏智,见真谛理,断于见惑,即...

    周叔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55265312.html
  • 天台宗之起源及其开创

    一卷曰《诸法三昧法门》。二卷。《大乘止观法门》,较诸其余二种,部帙稍多,行文立论,俱极优美;揆诸实际,似解释《起信论》者;以阿梨耶识为中心,论觉不觉之关系,熏习、三性三无性、止观之区别关系;乃综合...种妙安乐行,得六神通;父母所生清净常眼”;即《法华经》中特尊安乐行品,实以禅定为主;所谓“勤修禅定者,如安乐行品初说”;即此意也。南岳禅师所著之书,以《诸法三昧法门》,专于说禅。如曰:“夫欲学一切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90570501.html
  • “详考其理,各擅宗涂”——玄奘西行求法的原委

    大环境的背景,无形中支持着他获取多元、优异且丰富的诸家学说资粮,让他得以充分拣择、吸收、消化、传承并发扬之。   二、“见欲系着”,还是“三昧”?   玄奘大师的一生,总说一句,是在“为法而活...与非真理之间迷糊摆荡,而不得不倾全力以辨明之,且进而辩护之。   然则玄奘作为一位正法的研求者与宏传者,是否有可能如佛陀及诸离欲圣者一般,体证得“三昧”,在“见欲系着”与“迷糊摆荡”之间求取中道...

    昭慧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22235579872.html
  • 《金刚经赞》研究——兼论《梁朝傅大士颂金刚经》(六)

    经 文 1 、于此章句,能生实相,以此为实。 2 、是诸众生,若心取相,则为着我、人、众生、寿者。 3 、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。 4 、须陀洹名为入流,而所入。 5 、阿那含名为不来,而实来,是名阿那含。 6 、我得阿罗汉道,即为着我、人、众生、寿者。 7 、佛说我得三昧,人中最为第一。 8 、于意云何,是身为大不? 9 、无为福胜分第十一。 10 、是诸恒河沙,宁为多不?...

    达照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10942755.html
  • 持戒清净对于天台止观修证之重要性──以智顗《摩诃止观》之论述

    行义》,陈.慧思撰,《大正藏》,第四十六册。  《诸法三昧门》,陈.慧思撰,《大正藏》,第四十六册。  《大乘止观法门》,陈.慧思说,《大正藏》,第四十六册。  《摩诃止观》,隋.智顗说,《大正藏...大般涅盘经》,北凉.昙谶译,刘宋.慧严等再治,《大正藏》,第十二册。  《般舟三昧经》,后汉.支娄迦谶译,《大正藏》,第十三册。  《维摩诘所说经》,姚秦.鸠摩罗什译,《大正藏》,第十四册。  《...

    何名容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82653608.html
  • 蕅益大师的九华山胜缘

    ,而有谏君之职,唯是诚惶诚恐,稽首顿首,遥向宝山,披陈忠告。唯愿众师,各各舍是非人我之习,念法门山门之体,同修三昧,永播大士道风。古人云:‘官不容针,私通车马。’又云:‘家小人,不成君人。’纵有...轻,愿大士威神,令我早成念佛三昧,决定得生阿弥陀佛世界,乘本愿力,无边刹海,化度有情,尽未来际,有疲厌。”  从大师所发之愿中,我们可看出他的真诚之心,不愧为后代之师。  神咒能灭定业拔三障苦施三...

    林克智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115454969.html
  • 北朝禅风

    ,名为十念”在各种念佛法中,昙鸾最重视称名念佛。  第四类为依大乘经论实相义而设的实相禅,这主要指慧文、慧思一系的止观。慧思的《诸法三昧法门》、《法华经安乐行义》、《大乘止观》等所述禅法,是以大乘...、真如三昧。由修止而得正见,悟自心佛性,从而找到了真正可靠的安身立命之本,故名“安心”。行入,亦称发行,指在生活中修报怨、随缘、所求、称法四行,在顺逆境缘中保持本心,不为八风所动,并与法性相应而修六...

    明 晖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002855591.html
  • 天台唯心说的探索

    玄奘译的摄大乘论本释,成唯识论等,属于唯识教系的论典,大谈三自性,固没有什么可异,而南岳的著作,采用法相的三自性,实在使人有点感到希奇的。不唯本书如此,就在随自意安乐行及三昧等,也都说到三自性的这...谛。三谛三观,是在主观客观方面分的,即在主观方面,说为一心三观,在客观方面,说为一境三谛。因为如此,三谛三观,固然不是别物,就是一三三一,也什么相隔,所以天台家特地把他说为圆融三谛,亦即台宗观心门的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433957504.html
  • 《修习止观坐禅法要》之研究(又名小止观、童蒙止观)

    /1917  陈.南岳师撰 《诸法三昧法门》 T46/1923  陈.南岳师曲授心要 《大乘止观法门》 T46/1924  陈.南岳说 《法华经安乐行义》 T46/1926  宗宝编 《六祖大师... T10/0279  北凉.昙谶译 《涅盘经》 T12/0374  西晋.竺法护译 《佛说离垢施女经》 T12/0338  吴.支谦译 《维摩诘经》 T14/0475  姚秦.鸠摩罗什译 《坐禅三昧...

    杨绮育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401360832.html
  • 读“评印顺法师心经讲记”

    第二个问题,一直到二十七处为止。又‘金刚经’的问题是由须菩提提出的,他是佛的十大弟子之一,号“解空第一”,得了三昧。   通过‘金刚经&...悉有功用,诸处自然舍,”说得更广了。   从深度方面看,龙树依据‘宝积经’讲了“中道观”,它此空观更进一层,以此作为根本方法论,对部派...

    蔡惠明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50764271.html